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基础课部周格老师主带的参赛团队在全国众多参赛队伍中如一匹黑马,荣获全国专科组一等奖。
热爱与坚持,让钟澎蔚、兰凯、蒋礼三位少年走在一起,在与全国三万多支队伍的较量中一举夺冠,发挥了“1+1+1>3”的“魔力”。
爱数模:源于热爱与坚持
在我校,数学建模协会一直是颇受理工科学子喜爱的协会之一。大一时,智慧校园的钟澎蔚从专业老师那儿了解到有关数学建模竞赛的事,便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邀请同班同学蒋礼一起进入协会,并参加了由基础课部老师组织的培训,利用暑假进行线上学习。在培训时,他们碰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兰凯,“他可是我们小组的社交担当,非常活跃。”团队成员如是形容他。
“很多同学都对数学建模存在误解,以为只有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参加。”钟澎蔚说道,其实自己的专业和数学建模根本不挂钩,纯粹因为爱好和兴趣才去接触学习的。“入门并不难,进阶和拓展的部分难度会比较大,培训的那段时间确实蛮累的,有时候一道题目做几个通宵。”蒋礼说,他们刚了解这个比赛的时候,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都是零基础,是一点一点自己摸索着学的。
在暑假培训时,他们每天学4个小时的课程,包括建模软件、数学模型、论文写作、实战模拟等模块,老师们也会发布模拟题给他们,三个人闷头一做就是三天,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有次兰凯打完将近两千行代码,他说:“关电脑那一刻,听到了窗外公鸡在打鸣。”
当时一同参加培训的好几个小组都没能坚持到底,“因为坚持和努力,让我们走到了最后!”小组成员异口同声地说道。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和协调沟通,还有热爱与毅力的加持,他们成功拿到了比赛的入场券,而这也正是他们通往凌云志的铺路砖。
爱团队:源于合作与创新
三个人各有各的分工,钟澎蔚作为小组组长,担起了团队方向和进度的把控一责,在组内负责建模的工作,兰凯负责编写程序,蒋礼负责总结论文。
今年竞赛是9月9日晚上六点开始,9月12日晚上十点提交,历时三天。“选题真的特别重要,不要一拿到题目就直接开始写,不然容易偏题,导致后面的编程和论文都出错。”比赛时三人在选题方面意见不统一,但是经过沟通和具体分析,根据题目的特点进行了函数的创新,采用了创新的机器学习方法。
除了选题的问题外,他们还遇到一次危机。在做第一题时,兰凯每按一下空格键,数值就变动一下,反反复复,把蒋礼和钟澎蔚都看傻了。经过查找资料和检查纠错,发现是函数的中间值不稳定,导致结果反复变动,他们修改了三遍,重新更换了方法,问题才得以解决。当时蒋礼论文写了两页多,只得全部删掉重新写,推翻重来。比赛时间已经过去24个小时。后来的两天里,他们打起精神,缩减休息时间,不眠不休,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他们的作品提交了上去,并取得了极佳的成绩。
在备赛期间,三个人不仅是合作的伙伴,更是兄弟,了解对方的长处与短板,在上课时还会帮对方记录重点。“我是负责写论文那块,一些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就有点学不懂,有段时间做模拟题每天晚上就睡两三个小时,很累,特别想放弃。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我,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蒋礼特别感激遇到了队友。
爱自己:源于付出与拼搏
谈到关于这次比赛的收获时,三人都引用了指导老师周格的话——“一次参赛,受益终生。”
2021年上学期开始,学校数学建模教学团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主讲《Python入门》与《Matlab与数学建模》两门课程,暑假期间也进行了模块培训。他们三人牺牲了休息的时间,但也收获了全方位的提升。
“收获真的蛮大的,把我的耐心磨合出来了,更加沉稳了。”蒋礼说。对于兰凯而言,查阅资料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更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钟澎蔚的回答更是直率:“我当了一回指挥官,让我能更加合理地分配好时间,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熬过了数不清的夜晚,见过凌晨黯淡的月亮和破晓微晞的日光,键盘敲到指尖发麻……在这些点滴的汇聚下,他们的凌云志熠熠发光,作为从三万多支队伍中突出重围的黑马,他们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供稿/彭女芷 王露曼)